作者归档:101kPa

关于101kPa

Welcome to WANG Jingye's world!

欧标钢结构设计手册

《欧标钢结构设计手册》已经正式印刷出版了。本人虽仅尽绵薄之力,但能为传播先进知识贡献一份力量亦甚是欣慰。

oubiaoshouce

简介

《欧标钢结构设计手册》是由英国钢结构学会(The Steel Constraction Institute)在前6版的基础上,采用全新的欧洲标准(Eurocode 3)组织编写的,中文译名为《欧标钢结构设计手册》。本手册一直是英国、欧美及全世界许多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行业最经典的畅销工具书之一。

别克·戴维森、格拉汉姆·W·欧文斯编著的《欧标钢结构设计手册》内容丰富,融实用性、先进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于一体,是一部全面介绍和反映欧洲钢结构建筑行业的最新材料、设计、加工、制作、安装的大型权威性工具书,对我国钢结构设计行业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欧标钢结构设计手册》共36章,主要包括:绪论、钢结构建筑一体化设计、欧洲规范的荷载、单层建筑、多层建筑、工业钢结构、特殊钢结构、轻型钢结构与模块化施工、辅助钢结构、钢材生产、失效过程、分析、结构振动、局部屈曲和截面分类、受拉构件、立柱和压杆、梁、板梁、压弯构件、桁架、组合楼板、组合梁、组合柱、薄壁钢构件设计、螺栓连接、焊接和焊缝设计、节点设计和简单连接、抗弯连接设计、基础和锚固系统、钢桩和钢结构地下室、结构中变形的设计考虑、容许偏差、加工制作、安装、防火保护和防火工程、腐蚀和防护以及附录等内容。

《欧标钢结构设计手册》适合从事钢结构行业材料研究、建筑设计、制作安装、施工建造等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使用,特别是涉外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content

目录

1 绪论——按欧洲规范设计
2 钢结构建筑一体化设计
3 欧洲规范的荷载
4 单层建筑
5 多层建筑
6 工业钢结构
7 特殊钢结构
8 轻型钢结构与模块化施工
9 辅助钢结构
10 钢材生产
11 失效过程
12 分析
13 结构振动
14 局部屈曲和截面分类
15 受拉构件
16 立柱和压杆
17 梁
18 板梁
19 压弯构件
20 桁架
21 组合楼板
22 组合梁
23 组合柱
24 薄壁钢构件设计
25 螺栓连接
26 焊接和焊缝设计
27 节点设计和简单连接
28 抗弯连接设计
29 基础和锚固系统
30 钢桩和钢结构地下室
31 结构中变形的设计考虑
32 容许偏差
33 加工制作
34 安装
35 防火保护和防火工程
36 腐蚀和防护
附录

封面目录|查看/下载(仅供交流学习,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偈颂

所有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 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 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 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 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 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 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 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 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 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 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 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 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 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 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 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 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 转于无上妙法輪
诸佛若欲示涅槃 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 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 请佛住世转法輪
随喜忏悔诸善根 回向众生及佛道
我随一切如来学 修习普贤圆满行
供养过去诸如来 及与现在十方佛
未来一切天人师 一切意乐皆圆满
我愿普随三世学 速得成就大菩提
所有十方一切刹 广大清净妙庄严
众会围绕诸如来 悉在菩提树王下
十方所有诸众生 愿离忧患常安乐
获得甚深正法利 灭除烦恼尽无余
我为菩提修行时 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净戒 无垢无破无穿漏
天龙夜叉鸠槃茶 乃至人与非人等
所有一切众生语 悉以诸音而说法
勤修清净波罗密 恒不忘失菩提心
灭除障垢无有余 一切妙行皆成就
于诸惑业及魔境 世间道中得解脱
犹如莲华不著水 亦如日月不住空
悉除一切恶道苦 等与一切群生乐
如是经于刹尘劫 十方利益恒无尽
我常随顺诸众生 尽于未来一切劫
恒修普贤广大行 圆满无上大菩提
所有与我同行者 于一切处同集会
身口意业皆同等 一切行愿同修学
所有益我善知识 为我显示普贤行
常愿与我同集会 于我常生欢喜心
愿常面见诸如来 及诸佛子众围绕
于彼皆兴广大供 尽未来劫无疲厌
愿持诸佛微妙法 光显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净普贤道 尽未来劫常修习
我于一切诸有中 所修福智恒无尽
定慧方便及解脱 获诸无尽功德藏
一尘中有尘数刹 一一刹有难思佛
一一佛处众会中 我见恒演菩提行
普尽十方诸刹海 一一毛端三世海
佛海及与国土海 我遍修行经劫海
一切如来语清净 一言具众音声海
随诸众生意乐音 一一流佛辩才海
三世一切诸如来 于彼无尽语言海
恒转理趣妙法輪 我深智力普能入
我能深入于未来 尽一切劫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 为一念际我皆入
我于一念见三世 所有一切人师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 如幻解脱及威力
于一毛端极微中 出现三世庄严刹
十方尘刹诸毛端 我皆深入而严净
所有未来照世灯 成道转法悟群有
究竟佛事示涅槃 我皆往诣而亲近
速疾周遍神通力 普门遍入大乘力
智行普修功德力 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净庄严胜福力 无著无依智慧力
定慧方便威神力 普能积集菩提力
清净一切善业力 摧灭一切烦恼力
降服一切诸魔力 圆满普贤诸行力
普能严净诸刹海 解脱一切众生海
善能分别诸法海 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净诸行海 圆满一切诸愿海
亲近供养诸佛海 修行无倦经劫海
三世一切诸如来 最胜菩提诸行愿
我皆供养圆满修 以普贤行悟菩提
一切如来有长子 彼名号曰普贤尊
我今回向诸善根 愿诸智行悉同彼
愿身口意恒清净 诸行刹土亦复然
如是智慧号普贤 愿我与彼皆同等
我为遍净普贤行 文殊师利诸大愿
满彼事业尽无余 未来际劫恒无倦
我所修行无有量 获得无量诸功德
安住无量诸行中 了达一切神通力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愿我离欲命终时 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 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 现前成就此大愿
一切圆满尽无余 利乐一切众生界
彼佛众会咸清净 我时于胜莲华生
亲睹如来无量光 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授记已 化身无数百俱胝
智力广大遍十方 普利一切众生界
乃至虚空世界尽 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一切无尽时 我愿究竟恒无尽
十方所有无边刹 庄严众宝供如来
最胜安乐施天人 经一切刹微尘劫
若人于此胜愿王 一经于耳能生信
求胜菩提心渴仰 获胜功德过于彼
即常远离恶知识 永离一切诸恶道
速见如来无量光 具此普贤最胜愿
此人善得胜寿命 此人善来人中生
此人不久当成就 如彼普贤菩萨行
往昔由无智慧力 所造极恶五无间
诵此普贤大愿王 一念速疾皆消灭
族姓种类及容色 相好智慧咸圆满
诸魔外道不能摧 堪为三界所应供
速诣菩提大树王 坐已降服诸魔众
成等正觉转法輪 普利一切诸含识
若人于此普贤愿 读诵受持及演说
果报唯佛能证知 决定获胜菩提道
若人诵此普贤愿 我说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圆 成就众生清净愿
我此普贤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古文今读

明嘉靖时,江西俞公,讳都,字良臣,多才博学,十八岁为诸生,每试必高等;年及壮,家贫授徒,与同庠生十余人结文昌社,惜字放生,戒淫杀口过,行之有年。前后应试七科,皆不中。生五子四子病夭,其第三子甚聪秀,左足底有双痣,夫妇宝之,八岁戏于里中,遂失踪,不知所之。生四女仅存其一。妻以哭儿女故,二目皆盲。

公潦倒终年,贫窘益甚,自反无大过,惨膺天罚。年四十外,每岁腊月终,自写黄疏,祷于灶神,求其上达,如是数年,亦无报应。至四十七岁时,除夕与瞽妻、一女夜坐,举室萧然,凄凉相吊。忽闻叩门声,公秉烛视之,见一角巾皂服之士,须发半苍,长揖就坐,口称姓张:“自远路而归,闻君家愁叹,特来相慰!”

公心异其人,执礼甚恭,因言生平读书积行,至今功名不遂,妻子不全,衣食不继,且以历焚灶疏为张诵之。

张曰:“予知君家事久矣。君意恶太重,专务虚名,满纸怨尤,渎陈上帝,恐受罚不止此也!”

公大惊曰:“闻冥冥之中,纤善必录。予誓行善事,恪奉规条久矣,岂尽属虚名?”

张曰:“即如君规条中惜字一款,君之生徒与知交辈,多用书文旧册糊窗裹物,甚至以之拭桌,且藉口曰勿污,而旋焚之;君日日亲见,略不戒谕一语,但遇途间字纸,拾归付火,有何益哉?社中每月放生,君随班奔逐,因人成事,倘诸人不举,君亦浮沉而已,其实慈悲之念,并未动于中也。且君家虾蟹之类亦登于庖,彼独非生命耶?

若‘口过’一节,君语言敏妙,谈者常倾倒于君;君彼时出口,心亦自知伤厚,但于朋谈惯熟中,随风讪笑,不能禁止,舌锋所及,怒触鬼神阴恶之注,不知凡几!乃犹以笃厚自居,汝谁欺?欺天乎!

邪淫虽无实迹,君见人家美女子,必熟视之,心即摇摇不能遣,但无邪缘相凑耳。君自反身当其镜,能如鲁男子乎?遂谓终身无邪色,可对天地鬼神,真妄也!此君之规条誓行者。尚然如此,何况其余?君连岁所焚之疏,悉陈于天,上帝命日游使者察君善恶,数年而无一善行可记;但于私居独处中,见君之贪念、淫念、嫉妒念、褊急念、高己卑人念、忆往期来念、恩仇报复念,憧憧于胸,不可纪极。此诸种种意恶,固结于中,神注已多,天罚日甚;君逃祸不暇,何由祈福哉。”

公惊愕惶悚,伏地流泪曰:“君既通幽冥事,定系尊神,愿求救度。”

张曰:“君读书明理,亦知慕善为乐:当其闻一善言时,不胜激劝;见一善事时,不胜鼓舞。但旋过旋忘,信根原自不深,恒性是以不固,故平生善行善言,都是敷衍浮沉,何尝有一事着实!且满腔意恶。起伏缠绵,犹欲责天美报,如种遍地荆棘,痴痴然望收嘉禾,岂不谬哉!君从今后,凡有贪淫、客气、妄想。诸杂念,先具猛力,一切摒除,收拾干干净净,一顾念头,只理会善一边去;若有力能行的善事,不图报,不务名,不论大小难易,实实落落耐心行去;若力量不能行的,亦要诚诚恳恳,使此善意圆满。第一要忍耐心,第二要永远心;切不可自惰,切不可自欺,久久行之,自有意外效验。君家事我,甚见虔洁,特以此意报之,速速勉持,可回天意!”

言毕即进公室内,公即起随之,至灶下忽不见,方悟为司命之神,因焚香叩谢。即于次日元旦,拜祷天地,誓改前非,实行善事,自别其号曰“净意道人”,志誓去诸妄也。

初行之日,杂念纷乘,非疑则惰,忽忽时日,依旧浮沉。因于家堂所供观音大士前,叩头流血,敬发誓愿:善念真纯,善力精进,倘有丝毫自宽,永堕地狱。每日清晨,虔诵大慈大悲尊号一百声以祈阴相。从此一言一动、一念一时,皆如鬼神在旁,不敢欺肆。凡一切有济于人、有利于物者,不论事之巨细、身之忙闲、人之知不知,力之继不继,皆欢喜行持,委曲成就而后止。随缘方便,广植阴功,且以敦伦。勤学。守谦。忍辱。与夫因果报应之言,逢人化导,惟日不足。每月晦日,即计一月所言所行者,就灶神处为疏以告之。持之既熟,动即万善相随,静则一念不起。如是三年。

年五十岁,乃万历二年甲戌会试,张江陵为首辅,辍闱后,访于同乡为子择师,人交口荐公,遂聘赴京师,公挈眷以行。张敬公德品,为缓列入国学。万历四年丙子,附京乡试,遂登科。次年中进士。

一日谒内临杨公,杨令五子出拜,皆其觅诸四方、为己嗣以娱老者。内一子年十六,公若熟其貌,问其籍,江右人,小时误入粮船,独依稀记姓氏闾里。公甚讶之,命脱左足,双痣宛然,公大呼曰:“是我儿也!”杨亦惊愕,即送其子,随公还寓。公奔告夫人,夫人抚子大恸,血泪迸流;子亦啼,捧母之面而舐其目,其母双目复明。

公悲喜交集,遂不愿为官,辞江陵回籍。张高其义,厚赠而还。公居乡,为善益力;其子娶媳,连生七子皆育,悉嗣书香焉。公手书遇灶神记、并实行改过事以训子孙,身享康寿八十八岁,人皆以实行善事回天之报云。

同里后学罗祯记

小龟的故事——读书札记

摘自——丁圣元 著《投资正途》
注:以下属个人摘记和原著不完全相同。

注:丁先生从世俗的角度阐述命运的道理,令人耳目一新,本人亦获益良多。但该摘记只引片段,或有断章取义之嫌,特此说明。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是个人摘记,为使读者不至引入歧途。特别提醒:对于命运的理解,若无正知正念,容易升起邪见,故改造命运的窍决应以《了凡四训》等经典为主, 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命运的引子

鱼箱里养了三只小龟。隔三差五,放一些饵食。小龟渐渐长大了,但是本来三只小龟差不多大,几十天下来,个头明显拉开了距离,大小依次排开,最大的比最小的几乎大了一倍。同样地鱼箱,喂养同样地东西,开始时几乎同样地个头,数十天后竟有如此大的差别。

yu

最初的时候,或许因为几只乌龟体力稍有差距,或者仅仅由于偶然的原因,某只乌龟幸运的多吃了点,但命运之轮就此悄然启动:从此以后,它的身体就比其他乌龟稍稍强壮一些,显然这有利于下一轮捕食;另外的乌龟必然少吃了,相对来说,它们的体能就稍稍不如最强的了,这就不利于下一轮捕食。

因果相循,于是,强的乌龟总处在良性循环中:多捕多食》相对强壮》更能多捕多食》相对更强壮。弱的乌龟总处在恶性循环中:少捕少食》相对弱小》捕的吃的更少》相对更弱小。如此循环下来形成巨大差异。

经济活动的第一要素乃是资源有限,从这三只乌龟身上,我们能够看到普遍存在于经济活动中的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两种因果循环机制。

从大、小龟之间的关系来看,在有限资源的限定下互相竞争,大龟、小龟之间是因果循环的,大龟良性循环是小龟恶性循环的原因,小龟恶性循环是大龟良性循环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小龟恶性循环也是大龟良性循环的原因,大龟良性循环是小龟恶性循环的必然结果,两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为因果。

从每只乌龟自身的循环过程来看,上一轮获得更多|少资源决定了下一轮更强|弱的竞争力,下一轮更强|弱的竞争力决定了获得更多|少的资源。周而复始,相对多寡的资源状态和相对强弱的竞争力状态互为因果,在一轮接一轮的连续竞争过程中交替演进,也就是说,大龟、小龟各自的生长过程同样具有前后相继的因果循环关系。

显然,不论从大龟小龟相互之间的竞争循环关系来看,还是从每只乌龟生长过程各阶段前后相继的竞争循环关系来看,两者本质是一致的。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大龟小龟之间的竞争循环关系是从竞争者之间的横向关系着眼的;而每只乌龟生长过程各阶段前后相继的竞争关系则是从某个乌龟自身的演变历史着眼,观察其时间方向的纵向演变过程。

虽然两种观察角度不同,但本质完全一致。这种一致性给趋势研究带来极大的便利。在现实生活中,横向竞争关系常常错综复杂、几乎是一团乱麻,根据上述一致性,我们可以置之不理,着重考察研究对象在时间上的纵向演变轨迹,而时间轨迹反倒常常更简明、清晰。比如说,影响市场的横向因素不胜枚举,而且关系极度复杂,但是时间轨迹却十分简明。

值得强调的是,如果没有系统外的干预,上述竞争循环关系几乎是不可能摆脱的。拿三只乌龟来说,除非人为把它们分开喂养,或者给最弱的乌龟开小灶,并限制最强的乌龟捕食,否则它们的竞争循环机制不可能自动打破。三只小龟的现象不是偶然的,在日常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总结三只小龟给予我们的启示,得到如下结论。

首先,在同一个系统下,资源有限总是客观事实,因此系统内成员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系统开放的程度越低,则竞争越直接。任何系统都不可能绝对开放,资源有限的前提总是成立的,竞争总是不可避免的。

其次,竞争迫使成员的相对竞争力以自我加强的正反馈循环和自我减弱的负反馈循环两种截然相反的方式分化。不论一开始成员个体差异有多么小,势均力敌的情况是不稳定平衡的状态,只能在系统内短暂地存在,而成员分别处于正、负反馈循环才是稳定的平衡状态,是系统常态。

再次,在没有系统外界因素的干扰,或者外界干扰因素与竞争循环链无关,或者外界干扰不足以打断竞争循环链的条件下,上述正负循环过程不会自动终结,而是具有强烈的越演越烈、持续发展的倾向,直至在极其长久时间之后、累积变化达到极端程度之后,系统本身被改变。分化过程是持续的、自我加强和自我反馈的,具有内在必然性。市场趋势,即市场一定程度的有序性就是由此产生的。

最后,正负反馈机制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是,资源转化为竞争力的链条不能中断,且竞争力增长的程度总是和竞争所得的资源成正比。请注意,我们并不将系统完全封闭作为先决条件。虽然市场是开放的,但是一般情况下,在主要时间范围内,能够参与市场的资金已经参与市场,游资不可能成为主角,因此其封闭性总是多于开放性;退一步说,即使某个市场对全球经济开放,如美国股市、债券市场,以其全球性来说仍然是一个封闭系统,资源有限的条件总是成立的。

综合上述,趋势的本质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命运性力量,趋势有能力在短时间内造成巨大反差,趋势将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极端状态。

命运的含义

p2165970180

任何事物的演变总是有序性和无序性合而为一的,有序性即趋势,趋势通过无序性表现出来。我们所说的命运指的是事物演变中的趋势性部分,不包含绝对无序的部分,因为无序的部分属于存纯粹偶然性,短期造成偶然性变化,长期则带来全体市场参与者平均的结果,而不会造成差别。当然,所谓短期和长期也是相对而言的,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做任何事的次数是有限的,不符合统计学的大数原则,因此短期偶然性变化也可能带来重大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可言说,无从研究。

唯有趋势的部分具有内在必然性,人们可以认识它,因而有可能捕捉住趋势时机。人通过主动努力也有可能调整、甚至根本性地改变自身趋势状况——命运。这是就有序性中已经被我们认识的部分而言的,而有序性中没有被我们认识的部分同样可能造成系统、一致的后果,这种后果貌似随机,实在必然,是命运的另一重意义。因此,我们所说的命运有四层意思:

*在事物演变进程中,无序和有序并存,命运不是指全部演变过程,而是指其中有序的趋势部分,趋势部分有可能为我们所认识,至少部分地被认识;

*唯有趋势部分具有内在必然性,无序部分无可言说;

*人可以认识命运,因而有可能捕捉时机,进而改变命运,但命运是由系统内竞争循环关系所决定的,改变命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从系统之外、或者从根本的竞争关系上设法打破原有的竞争循环;

*一般来说,我们不能完全认识趋势部分,因此保持适当的谦卑和谨慎、不懈努力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

命运的逆转

long

扭转趋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趋势是系统内在必然性的表现。小龟的故事启发我们,一旦处在负反馈的循环过程中,则循序渐进的改变通常摆脱不了宿命。要打破这样的反馈机制,首先要认清当前所处的循环状态,从根本上认识到当前循环状态的内在机制;其次,要从全新、系统外的角度谋求突破的办法,而不是局限在现有系统内小修小补。只有根本性的改进才能打破现有循环机制,扭转下降趋势,改变命运。

幸亏人类的思考能力、领悟能力有可能帮助人类突破现有系统的框架,即使身处系统之内,但也有可能从系统之外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最终悟出打破现有循环的办法,使人类有机会摆脱命运的摆布,而不是像小龟那样束手无策。换言之,人类最宝贵的能力就是不受任何现有框架限制的自由思想。思想的自由才能带来创造力和悟性,借助自由的思想不懈地领悟和创造,才可能摆脱命运的捉弄。

恶果的成熟

p1807526168

成语防微杜渐,“微”指趋势的第一阶段,此时新趋势的征兆很不明显。“一落叶而知天下秋”就是指根据趋势第一阶段的蛛丝马迹来判断趋势形成。不用说,这是很困难的。除了极少数人,一般人不能有效地仅凭蛛丝马迹来捕捉新生的趋势。

“渐”指趋势的第二阶段,趋势渐渐发展,当事者往往逐渐适应了趋势的发展,反而对趋势进程丧失了敏感。就像“温水煮青蛙”,水温慢慢上升的过程其实相当于趋势第二阶段的演变过程,当事者很容易适应趋势进程,对趋势改变现实的强大推力以及注定要出现的趋势第三阶段丧失警惕性——到了第三阶段,青蛙就被煮死、煮烂了。

防微杜渐的最终目的就是一定要避免不利的趋势进入第三阶段,此时趋势一方面进入穷途末路,另一方面也已经造成了穷凶极恶的极端后果。

防微杜渐的例子:投资者如何防微杜渐(人生又何尝不是呢)?下面我们试着从多头的角度来说明。

当上升趋势处于第一阶段时,一方面投资者的心理状态往往停留在下降趋势中,另一方面这是趋势信号“微”的阶段,因此投资者有必要针对这样的形势尽力识别趋势信号,而不是一味看空;上升趋势进入第二阶段后,就是“渐”的阶段,投资者的心理状态往往犹豫摇摆,难以果断买进、坚定持有,这将延误买进时机。随着趋势第二阶段的发展,投资者在犹豫怀疑的心态下,对上升趋势反而变得迟钝,往往眼睁睁地看着趋势一点点拓展;上升趋势进入第二阶段后,相对于“微”和“渐”的前两个阶段,市场变化幅度大、速度快,投资者往往对于一日千里的形势瞠目结舌,想买进又怕追高,果真买进则往往正是上升趋势的最后一棒。投资者原来以为“吃不准”的地方,反而相对是安全的,现在一旦以为没有多少问题了,反而危机四伏。

现在,下降趋势进入“微”的第一阶段了,这些投资者还沉浸在上升趋势的氛围下,表面看来,行情虽然下跌,但似乎还可以忍受。于是每当市场下跌,投资者总是寄希望于“反弹”,并不在意这就是下降趋势的苗头。下降趋势进入第二极端后,“渐”的过程开始了。此时投资者看到行情已经持续下跌了相当幅度,终于不再一味看涨,不再寄希望于“反弹”,但是趋势第二阶段的心理麻痹作用使得投资者相信“跌就跌吧,扔那儿等着”,或者时常在市场小创新低时“抄底”、“补仓”、“摊低成本”。然而,下降趋势最糟的时候还在后头。最后,下降趋势终于进入第三阶段了,市场急剧下跌,下降趋势的威力暴力无疑,最大限度地打击了投资者麻木的感觉,于是投资者希望彻底破灭,既不抄底也不补仓,而是被吓坏了,开始卖出止损。

由此可见,在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的“微”和“渐”的阶段,趋势的力量尚未全力施展,“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到了第三阶段,事情已经无可挽回,或错失重大机会,或酿成重大损失,“牛已经下河,拽尾巴有什么用”。这就是防微杜渐的意义。

精进修习

yaoshi

在我们的生活中,竞争无所不在,有的竞争明显、直接,几乎是面对面的,譬如升学、就业,其情况几乎就是鱼箱中小龟模式的再版;有的竞争则是潜在的、间接的,不容易看到面对面的竞争对手,往往感受不到激烈的竞争的紧张气氛,譬如世界观和思维能力都属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我们应当不懈地进取,力求在思想境界上更上一层楼。虽然我们不会在思想能力上和他人直接竞争,但是每个人都在不停地思考和领悟世界的真谛,你不进步,他人进步,要想保持相对优势就必须和时间赛跑。一般来说,升学就业竞争激烈,在短时间内就可能给当事人造成很大改变,但是就人生的马拉松比赛来说,一时的领先或落后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作用则是潜移默化、无所不在的,几乎在每件事情上都能体现出来。在上述间接竞争下,由于竞争对手是潜在的,很多人不太在意或者容易松懈,结果在当事人浑然不觉之中,造成了很多遗憾和失败。实际上在这类竞争中几乎人人都是对手,竞争的激烈程度绝不比前者轻松,因此古人教导我们“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不论竞争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对人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对于人生来说,所有的竞争关系从来都是交错在一起发挥作用的,任何时候都难以以唯一因素作为主导因素;某些不为人注意的小细节往往演变出重大差别。这一切竞争关系都可以综合为时间上的竞争,我们不需要知道竞争对手是谁、在哪儿,只要看自己有没有虚度光阴。如果我们珍惜每一点滴时间,我们就在总体竞争关系下处于上升趋势;如果我们浪费时间,我们就在总体竞争关系下处于下降趋势。因此时间是我们的终极资源和终极成本,时间综合了一切明显和不明显的竞争关系,所以,和时间赛跑是人生竞争最根本的对策。

这样的竞争是怎样展开的呢?从时间的角度来看,人的一生总是曲折的,有顺利的时候,也有不顺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是,顺境和逆境往往互为因果、互相继承。之所以如此,原因依然在于资源有限和竞争。我们知道,竞争的主要依据在于竞争者自身的素质,对人而言,既包括各种物质条件,也包括智慧、心理、人生态度等精神条件,有时候精神条件甚至更加重要。竞争的资源则包括财富、知识、生活环境、工作待遇、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婚姻、感情、信息、社会关系等所有方面。由于人类固有的本性,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顺境通常诱使当事人变得松懈、患得患失和保守;而逆境反倒能够激发他的求变、拼搏和持之以恒的韧性,何况来自生活的诱惑和压力本身总是周期性的、波折的、交替的。

表面上,上述各方面资源琳琳总总、竞争关系错综复杂,但是实质上,时间是所有资源的最本质的内容,时间使用效率则是竞争者个人素质最本质的标志。因此,上述全部资源和竞争都可以通过时间的概念总括地、本质地、简明地表达出来。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为所有方面的资源找到唯一的终极代表者,这就是时间或者寿命,其有限性一目了然,为明显或不明显的全部竞争对手找到了唯一的终极代表者。

岁月静好

p982896012

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
作词・作曲・演唱: 山崎将义

还要失去什么东西 才能让我得到宽恕
还要承受多少痛苦 才能与你再次相会

One more time 四季啊 不要更替
One more time 回到那与你嬉戏的时光

争吵的时候 总是我先认输
可你的任性 令我更加迷恋

One more chance 被记忆禁锢的我
One more chance 已无法选择下一个归宿

我一直在寻觅 寻觅着你的身影
对面的房间 巷中的窗口
虽然明知你不在那里
若愿望能够实现 我要立刻到你身边
已经不再害怕什么
即使付出一切 也要将你抱紧
若只是排解寂寞 谁都可以取代
但在这繁星欲坠之夜 我无法再欺骗自己

One more time 四季啊 不要更替
One more time 回到那与你嬉戏的时光

我一直在寻觅 寻觅着你的身影
熙攘的街头 彷徨的梦中
虽然明知你不在那里
若奇迹能够发生 我要立刻与你相见
在一个崭新早晨 抛弃所有过去
说出那句酝酿已久的「我爱你」
夏天的回忆萦绕在心头
想起无意间消逝的心动

我一直在寻觅 寻觅着你的身影
黎明的街道 落樱的小镇
虽然明知你不在那里
若愿望能够实现 我要立刻到你身边
已经不再害怕什么
即便付出一切 也要将你抱紧

我一直在寻觅 寻觅着你的音讯
启程的旅店 报纸的角落
虽然明知你不在那里
若奇迹能够发生 我要立刻与你相见
在一个崭新早晨 抛弃所有过去
说出那句酝酿已久的「我爱你」

我一直在寻觅 寻觅着你的笑容
疾驰的列车 铁道的两旁
虽然明知你不在那里
若生命能够轮回 无论几次也与你相随
已经没有什么 能够令我留恋
只要有你 我别无所求

相见不如不见

源氏物语

记得最早读《源氏物语》还是在学生时代,当时觉得源氏物语馆的人物谈和平安时代风土以及和歌系列很不错,常去闲逛。可如今已觅不到该馆的踪迹了,把当时留存的两篇人物谈转来以聊己回味留念。可以说藤壶和夕颜以及六条是我印象最深的三人了,至于光源氏嘛,权当是当做劣根性的镜子吧。

以下转自:源氏物语馆

《源氏物语》人物谈——藤壶

藤壶应该是全书中除光源氏之外的最重要的人物,是全书中最美丽的女子,要说桐壶留给读者的仅仅是一个忧伤的模糊的“背影”,那么,藤壶作为是桐壶的“替身”,她仿佛是桐壶又转身向我们走来了,她的形象比桐壶清晰得多,她的忧伤亦比桐壶深重得多。

要说桐壶的悲剧在于她的身份的卑微,那么,藤壶长相酷似桐壶,如那位典侍说的那样,“具有倾国倾城的美貌”,更有着高贵无比的血统和封号,她本来是先帝的第四皇女(和桐壶帝或许是堂兄妹的关系?),而今又受到当今“圣上”的万般宠爱,本应开始如朝阳般快乐明媚的人生,可谁成想让她遇上了光源氏这一爱情“冤家”,从此后让她的人生蒙上了深重的阴影。

外表看来藤壶仪态万方,母仪天下,具有令世人敬仰的尊贵的地位,从公主,到女御(皇妃),直到皇太后,被尊为女院(待遇等同退位天皇),一路顺利,一生辉煌,受世人敬仰。但就因为她内心里隐藏着一个“乱伦”的秘密,她不得不背着这一沉重的“十字架”,亦步亦趋,小心翼翼地忧伤度日。一方面她要强颜欢笑,承欢当今“圣上”,恐怕一不小心惹来杀身之祸,另一方面又要违心地断然拒绝光源氏的继续“索爱”,同时又怕完全得罪光源氏让孩子失去“后援人”,她为了自己所深爱的人所作出的忍耐、牺牲和抉择,真个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按伦常道德来说藤壶应该是有罪的,但读来却让人觉得藤壶是一个有血有肉,可亲可爱,十分令人同情的女子,她的一切“罪孽”都是可以原谅的,她的尊贵、隐忍、牺牲、决断,不得不令人叹服不已,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我认为紫式部在描写藤壶与光源氏的“乱伦”时也是有讳忌的,她没有像描写其他女子那样去正面描写,而是运用极其含蓄的侧面描写手法,着重突出光源氏的“崇拜”、“痴情”和“无厘头”,以及藤壶的痛苦、无助,矛盾的复杂心理和情状。

光源氏与葵姬结婚时只有十二岁“加冠”之年,他对藤壶的感情可以说是产生在婚姻之前。光源氏7岁开始启蒙读书时藤壶入宫,藤壶比他大5、6岁的样子,他们虽说是“继母子”的关系,但从年龄上讲更像是一对玩伴,桐壶帝像是他们的父辈。幼时光源氏就觉得这位酷似自己母亲的藤壶可亲可敬,在父亲的纵容下他可以常常亲近这位如其说是“母后”不如说更像“姐姐”的藤壶,在这一阶段他们的感情是懵懵懂懂的,及至12岁“加冠”成婚之后,光源氏逐渐成熟懂得了男女之事,他们的“恋情”才有了实质性的飞跃。

在第五章《紫儿》中先是说因为遇见“紫儿”就想起了他那暗恋的人儿藤壶,及至知道了紫儿原来就是藤壶的亲侄女,觉得更可亲了,便打定主意要收养紫儿,以代替心爱的人朝夕陪伴自己,可见源公子对藤壶是念念不忘的。趁藤壶出宫回三条院娘家休养之机,在王命妇的拉拢撮合下,发生了二次“幽会”,这次的“幽会”也只采取了略写,事后只说“此次幽会真同做梦一般,让他们好生凄楚!“藤壶回想以前那桩伤心之事,觉得抱恨终天,早已决心誓不再犯;岂料如今又遭此厄,思想起来,好不愁闷!”由此看来,他们的“罪错”不是第一次,后悔是后悔,终究又重犯!上次是何时发生的?这里一笔带过,书中并没细写。

源氏公子想道:“此人身上何以毫无半点缺陷呢?”他觉得这一点反而令人难以忍受了。虽然相逢,匆促之间岂能畅叙?惟愿永远同宿于暗夜之中。但春宵苦短,转瞬已近黎明。惜别伤离,真有“相见不如不见”之感。公子吟道:“相逢即别梦难继,但愿融身入梦中。”藤壶看见他饮泪吞声之状,深为感动,便答诗云:“纵使梦长终不醒,声名狼藉使人忧。”真个是“相见不如不见”,匆匆一别后,光源氏回到二条院私邸,终日卧床饮泣。藤壶也悲叹自己命苦,病势也愈发加重了。此时的他们尚年少,任爱火燃烧,不计后果,终于酿成“苦果”。

藤壶一病不起,觉得此次病状与往常不同,私下寻思:莫非是怀孕了?心中更觉烦闷,于是更加方寸缭乱。到了夏天,藤壶妃子更加不能起床了。她怀孕已有三个月,外表已可分明看出。皇上知道妃子怀孕,更加无限地怜爱她了。前来问讯的使者络绎不绝。这样以来,藤壶内心里的内疚、惶恐、忧愁越发深重,终日耽于沉思。伴随着藤壶的痛苦和惶恐,小皇子在母腹里孕育长成。等到出生后抱进宫来,桐壶帝倍感惊奇!如今相貌活脱是源公子生母再生的藤壶,竟然又产下五官酷似源氏公子的男婴,此时桐壶帝并没生疑,反将小皇子看作心肝宝贝一样。桐壶帝虽然浑然不知,然而他们二人内心的慌恐不言而喻!

某天,源氏照例到藤壶院参与管弦演奏,皇上抱着小皇子给源公子看,并感慨地说:“我有许多儿子,但只有你从小与我朝夕相处,跟这孩子一样。每次看到这孩子,我便想到你幼时的情景,这孩子实在很像你。难道孩子在婴儿时期都是同一个模样?”源氏听毕,面无血色,内心百感交集,几乎要落下泪来。藤壶在垂帘内听到这番话,也痛心泣血,全身冒出冷汗。是年七月,桐壶帝为了让小皇子成为新太子,便册立藤壶女御为皇后,由女御升级为皇后的藤壶,对源氏来说,更是遥不可及的存在。为了压抑内心不可告人的苦恋,源氏只能再度云游,到处拈花弄柳,过着放浪不羁的生活。

寒往暑来,暑往寒来,光源氏二十四岁那年,上皇桐壶院驾崩。桐壶帝临死前,也许他心里明了,出于他的仁慈,他不仅带走了这个“秘密”,还向朱雀帝千叮咛万嘱咐,叫他务必要关照同父异母的弟弟源公子与小太子。另一方,隐居于三条私邸的藤壶,失去了仁慈的桐壶帝的保护,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她知道朱雀帝母亲弘徽皇太后的厉害。她身为人母,为了保全小太子在朝廷内的地位,她必须抓住源公子这个“后援人”;可是,她又害怕源氏公子误解了他的意思,再次做出“傻事”,万一事情败露,他们三人都当有性命之虞无疑。

就在藤壶每天过得愁眉不展,郁郁寡欢之际,某天夜晚,源氏果然再度闯进藤壶房室来了。隔着屏风,光源氏细细倾诉自己难禁的相思之情。藤壶本来硬着心,不为所动,听着听着,竟然头晕目眩,心脏揪扭成一团,上气不接下气,似是得了急病,直至第二天下午才缓过气来。人声寂静后,躲避在暗处的源氏从里房悄悄走出来,蹑手蹑脚来到藤壶居室。一见藤壶,竟再度失去理智,扯住藤壶的衣裾。藤壶闻到源氏身上特有的衣香,大吃一惊,俯伏席上。源氏用力拉扯藤壶衣服。藤壶脱下外衣,想趁机脱身,无奈公子手中不但抓住衣裾,也握住藤壶那一头长发。藤壶只好哀求说:“请你饶了我吧!”此一句哀求的话将藤壶的柔弱、绝望的心情表现得无以复加,好不可怜!

源氏的“痴情”和“无厘头”不仅不是对她的爱,简直是在害她,差点把她吓死过去。然而,源氏依旧不知收敛,滔滔不绝诉说自己的爱慕之情。藤壶只是一昧地婉言拒绝。源公子见藤壶吓得一副半死不活的模样,最后也只得断念说:“你大概认为我怎么还有脸活在这世上吧?其实我也想干脆自杀了事,可是,我爱你这么深,即使死了,也消弭不了离情仇恨,这叫我怎么死得了呢?”回到二条院后,源氏心如死灰,这次不但不再给藤壶写信,也不进宫,更不去探望皇太子,整天闭门却扫,日夜悲叹,为了这一生的“苦恋”,甚至动了出家的念头。

另一方,藤壶更是过得坐卧不安,她暗自思忖:倘若源氏自此音信全无,对自己心生隔阂,皇太子的地位恐怕难保。如果接纳源氏的恋情,又恐酿成大祸。为了阻止源氏的胆大妄为,保全源氏的平安和太子顺利即位,藤壶思忖再三,终于落发遁入空门,伴着青灯度日。出家修行的藤壶于三十七岁那年得了重病,美丽的藤壶终于走完了她忧郁、痛苦的一生。临终前只与源氏隔着幕帘对话,托付源氏辅佐新帝(冷泉帝)事宜。源氏想起她以前的美貌和前情种种,心如刀割,其痛苦无以名状。

藤壶去世后,源氏看着二条院庭中的樱花,吟出“今岁应开墨色花”之句,以表他的悼念之情。他心中悲伤,又恐惹人耻笑,多日闭门不出,日日背人偷泣。就此,这位集高贵与遗憾于一身的藤壶皇后与世长辞,一支高居于枝头的美丽无比的“藤花”凄然凋谢,只留给世人一个充满“物哀”情绪的传奇的爱情故事。

《源氏物语》人物谈——光源氏

在光源氏诸多的风流案中有一个细节给我印象深刻。那是源氏对夕颜的侍女右近说的话:“我自己生性柔弱,没有决断,所以喜欢柔弱的人。”右近说:“公子喜欢这种性格,小姐正是最合适的人物,可惜短命而死”。这几句简短的对话透出两个信息。一是源氏自视自己是柔弱的人;二是他视那些柔弱的女性和自己是同类。源氏说自己柔弱有点出人意料,这话出现在书中第四回,当时的源氏才17岁,正是少年气盛之时,没有经受任何的人生磨难,大权在握的桐壶帝作为源氏的亲生父亲对他无限宠爱,源氏做事有恃无恐,哪来的柔弱感觉呢?原因书中没有明确地指明,但从情节中我们可以猜测。

首先,这应该是身处宫廷的源氏在目睹多次权利争斗时对自己性格不得已的定位。光源氏虽然长得可与日月同辉,世人称“光华公子”,但他的才华主要是在艺术领域,他的性格和外貌均有几分女性的柔弱和美丽,他很会与女人相处,但对其他事情兴趣不大。他在受到排挤时更是任情游乐,不问政事。即使后来曾一度大权在握,但他对权术的兴趣,对政治家所应该具有的残忍、果断、坚决等性格特征也不是完全具备。和同性在一起,男性的强悍和粗犷对他是一种压迫,头中将和兵部卿大人就曾经面对源氏的美貌,色情心动,但权力斗争不同于调情,他对自己性格中柔弱的部分是有充分感觉和清醒认识的。

其次,光源氏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追求和当时整个社会对一个男人的要求相悖,这种相悖无形中对源氏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虽然他从不改悔,但心理还是有惭愧的。源氏每天忙于寻求幽会的机缘,非常辛苦地东钻西营,只要听说哪里有可能的美女,他都要派人打听,然后亲身前往。他不仅出入宫廷贵族之家,也不惜屈尊到市井贫民人家探望;对女孩子不论出身高低,一律平等看待。因为过去的女孩子不能抛头露面,这使他闹出很多笑话,未摘花就是听人传说而错误地撞上的。对他的这种行为宫廷从上至下的态度是不屑的。每次看到这样的事情仆人都要发出讥笑,背后议论他无孔不入;父亲桐壶帝也因为六条妃子郑重地向源氏发出批评:“象你这样任情恣意,轻薄好色,势必遭受世人讥评。”说时脸色甚是不快,源氏也只有恭恭敬敬地听训的份。中国有“兄弟如手足,夫妻如衣服”的说法,日本当时作为深受中国影响的一个东方国家,对女人及情感在人生中的地位和比重的观念想来也不会相差很远,而源氏的做法当时显然是异类。

和同时代的男性相比,他对女人整体上有着一些怜香惜玉的感情,他一生的主要精力是放在女人身上的,对于与他接触的女人都尽量善待,包括象华散里、未摘花等长相不漂亮的女人也在他的保护下,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他在这方面是乐此不疲,心甘情愿的。从这方面说,紫式部是把他当作平安时代理想的男性贵族形象来写的。

但正是这个柔弱的人,身上同时有自身无法根除的矛盾和缺撼,这些矛盾和弱点纠集到一起,加上当时社会观念这一强大后盾的纵容,人性中尚存的丑恶常常在源氏身上显露出来。在比他更弱的女子面前,他强硬无礼,更多考虑的是自己的需要。比如他强迫空蝉,与胧月夜的第一次相遇也带有强暴的成分,尤其是对轩端荻的诱奸,紫式部用“浮薄少年的不良之心”加以感叹。他对自己和女人采用两套衡量标准。源氏自己受欲望趋使,却瞧不起听从肉体欲望和感情召唤的女人,对胧月夜时冷时热;自己偷东摸西,却不能忍受三公主的不贞。他无法调和自身欲望和理性的矛盾,即使面对真情,欲望仍然能驱使他无休止地从一个女人流到另一个女人那里。

关于男性的欲望,很多作家有过论述和描绘。由于它是人性中最隐秘且不可理喻的地方,一个隐藏在深深的水下的潜意识部分,很多作家把这看作是一个重要的、值得费力气思考的领域。写过《查太赖夫人的情人》的英国小说家劳伦斯说过这样的话“男人有着双重欲望,即浅显的和深远的,表面的、个人的、暂时的欲望和内在的、非个人的及久远的巨大欲望。一时的欲望很容易辨别,但别的,那些深层次的,则难以辨别。”他的话指明了这个领域的形态,是复杂而多层次的。我们这里暂且先采用他的深层次和浅层次的说法,然后我们从其他文学作品中就会找到很多在深层次和浅层次之间摇摆和挣扎的男人,看看源氏的深层和浅层欲望是什么呢?

对这种男人心态的研究,有的作家取得了比劳伦斯更接近本质的结论。最典型、最有深度的当属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在那部小说里,我们看到渥伦斯基在得到安娜、表层欲望得到满足之后尚有的顽固且深藏心底的烦恼,即深层欲望不得满足时无法安宁的躁动情绪。在渥伦斯基那里,这种深层次的欲望表现为广阔的社会交际空间、来去无碍的自由感、被众人肯定的社会地位、显示自己不可缺少的能力和成就展示。安娜和渥伦斯基的不同在于,安娜的生活有了渥伦斯基就基本满足了,渥伦斯基的生活有了安娜还远远不够,用什么填充自己的一生,什么能使自己得到满足,两性生活欲望的差异是很大的。安娜的哭闹改变不了什么,如果她不能改变自己,只有死路一条。托尔斯泰也正是这样写的。

在《源氏物语》这里,紫式部凭着女人本能的敏感天性在一千多年前也捕捉到了托尔斯泰所注意的两性差异问题。当然,光源氏和渥伦斯基是不同的两种男人。光源氏没有渥伦斯基的社会抱负和野心,这是两个人不同的地方。但他们更多的是本质的相同之处,光源式的问题也不在一时的欲望,他滥情的原因似乎也不是表层欲望的难以满足,他有妻有妾,情人无数,屡次表明男女之事没有情感不是好的。由于源氏只有在女人这里才能找到他的自尊、价值以及驾驭全局的主动感,他的生活的主要内容是长久地与女人周旋,因此他的深层欲望表现为对女性美的贪得无厌的追求上。他把这当成一生的事业去作,而不是得到一个、两个女人就满足了,也不是得到爱情就满足了。源氏和他身边的女人的生活欲望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正如渥伦斯基和安娜的不同一样。

一个男人如果把自己的深层欲望放在社会中去寻找满足,虽然可能摔得头破血流,随着成功的标杆不断升高而欲求无限,悲剧居多,但起码这种生活态度是受到社会主流的肯定和尊重的,如果有所成就就更能锦上添花。而一个男人把自己的精力和理想放在追求女性美上,想阅尽人间美色,就太离谱了。首先他是无法得到社会正统力量的肯定的;其次,女性美千差万别,无法穷尽,哪里有极致和尽头呢?再次,对于象光源氏这样的追求者来说,最好的永远是下一个,最好的永远是得不到的那一个,这几乎是一种规律和定数,悲剧不发生他是不会停下来的;最后,就象吃了太多的美味造成味觉迟钝一样,经历的太多,即使遇到最适合自己的,麻木而迟钝的大脑也早已不知道珍惜了。因此,虽然源氏也曾屡次发誓,要守着紫姬这样一个人安心生活,虽然他在自己的行径面前有忏悔、有苦恼,但他的生活早已成为一种惯性,无法控制,离最初的幸福愿望越来越远了。

当紫姬黯然死去时,光源氏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的伤害及对自身生活的破坏,而此刻的他已经是52岁的人了,可能他也感到累了。书中写他53–60之间遁世在嵯峨院,大约死的时间也就是这个时期,隐遁的源氏也不再是世间的源氏了,人间的源氏一定要悲剧才能唤醒他,一定要等到生命之火快熄灭时才醒悟,从这个角度说,人的本性真是愚钝啊!也是从这个角度展开想,《源氏物语》可能部分地触及了人性中本质的东西。虽然紫式部在书中表白:“作者女流之辈,不敢侈谈天下大事。”但我认为她并不逊色。好在今天的女性和男人一样,有更大的舞台空间可以起舞,爱情也变得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了,在这样的世界里,理想的和更加合理的两性关系的出现也就不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