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读书笔记为,刘擎的《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最近在读刘擎的《西方现代思想讲义》启发很大,很多自己以前懵懵懂懂的疑问和似是而非的概念找到了澄清。人过中年再次回过头来思索这些问题,别有一番体会。甚至又涌起了青年时的感动……
克尔凯郭尔为这个问题纠结了一生, 最后他发现, 你是无法完全依靠逻辑和推理来求证信仰为真、 来确证它的可靠性。 因此, 你不得不勇敢地“ 纵身一跃”, 才有可能越过这道鸿沟。 这完全是一种冒险。 因为我们并不能知道这纵身一跃的结果是抵达拯救的彼岸还是跌入虚空的深渊。 我们甚至无法计算这个风险的概率。 信仰需要极大的勇气。
什么是现代性问题
现代、现代化、现代性
- 时间上,现代:意味着崭新的重大变革,即古今之变(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新大陆的发现、工业革命、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法国大革命)
- 过程上,现代化:社会现实的因素与思想观念的因素相互作用、彼此强化,导致了现代的转变。
- 结果上,现代化的结果:在经济上,是现代工业、商业和城市的崛起;在政治上,是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现代民主与宪政的发展;在社会上,是人口大规模的流动,包括地域和阶层的流动;在思想文化上,是理性主义获得主导地位,自由、平等和个人权力意识的兴盛。
- 特征上,现代性:现代化的结果也成为了现代社会的特点,即现代性。
古今之变的思想动力
- 启蒙理性主义Enlightenment:用理性的光芒打破黑暗,让人摆脱非理性的蒙昧。理性成为区分真理与蒙昧的决定性标准,成了衡量一切的准绳;理性甚至取代了神的位置。古代也重视理性,但古代同时也注重人的其它各种能力,理性与人其它的能力处在比较平衡的相互联系中。只有到了欧洲的启蒙时代,西方社会才把理性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思想上,启蒙理性主义是西方古今之变的核心。
古今之变后的两个观念
- 人类中心主义转向:古代人有一种整体的宇宙观,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现代人把人与自然分离开,人变成了与自然界相对的人类主体,自然界为客体。
- 个人主义转向:古代人看个人与群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古人一生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社群。现代人把个人与群体分离开,成为具有高度自主性的个体,可以脱离特定的群体进入别的群体。
现代性的困境
现代世界的基本特征——理性化
理性化瓦解传统社会的原则与规范,进而挑战个人人生信仰和社会政治秩序
- 马克斯·韦伯
- 世界的祛魅——科学理性让人从古代的魅惑中清醒。但清醒之后的现代人怎么重建终极价值和生命意义呢?
- 诸神之争——价值观之间的冲突。科学理性只能作用于事实判断领域,无法进行价值判断。现代人虽然拥有很大的自由,拥有选择自己生活理想和政治立场的权利,但这种自由也可能成为沉重的负担。我们可能变得茫然是错、不知如何选择,这是现代性困境的重要标志。
- 工具理性的扩张——工具理性的计算有客观公认的标准,所以可以普遍化,成为一种通用逻辑。而价值理性的权衡没有公认的标准,是多元化的,所以难以普遍化。工具理性不断扩张,塑造了一种无处不在的文化观念,导致了一个显著的后果,就是社会制度的官僚化。
- 现代的铁笼——官僚化的特点就是有一个等级严密的上下级结构关系,整个系统有明确的分工,每个职位都有一套严格的任务清单,每个人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规则行事。其基本特征是人被简化为一些指标,变成了可计算的数据。片面的理性化,导致对手段的追求压倒了对目的的追求。社会呈现出机器的属性,人被看作是机器的零件。这种倾向成为现代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可概况为铁笼,铁笼既是禁锢也是庇护。
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 人在精神层面上总会面对两个根本性的人生难题,一个死亡,一个是贪欲。
- 于是,信仰的意义在于实现生命的超越,让你超越死亡,克服对死亡的恐惧;让你超越卑微达到崇高,从而战胜欲望的羞耻。信仰让生命的意义有了寄托。
- 信仰对人生的意义越是重大,论证信仰是真理的要求就越是强烈。只有真实的信仰才能让人真诚与坚定地信奉。于是现代人把“信与真”越来越紧密地关联起来,这样就带来了难以负担的论证负担,因为信与真之间存在逻辑裂痕。
- 信仰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接受信仰需要做出价值判断,而真假是一个事实问题,辨别真假是一个事实判断。如韦伯所揭示的,科学理性无法进行价值判断。
总得来说,我们会不断追问生命的意义,这种追问会遇到死亡和贪欲两大难题。应对这种挑战,我们需要确立可靠的人生信仰。在西方的传统社会,人们主要是依靠信奉宗教来应对。但经过了启蒙理性主义的洗礼,接受宗教信仰不再是理所当然的默认选项。现代人倾向于依靠理性来求证和确认信仰的可靠性,这样接受信仰才不是盲从。但是信仰与理性之间存在着鸿沟,这靠理性论证本身难以弥合,确立信仰在现代世界因此变得非常困难。如果说信仰是心灵的故乡,那么对于达不到信仰的现代人来说,就陷入了心灵无家可归的困境。这种困境就是现代人的精神危机。